浙南山区县青田,这两天迎来一场重量级的大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
当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保护倡议。目前,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国18项,居世界首位。位于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首个入选名录,此外,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和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也名列其中。
值此GIAHS保护倡议发布20周年之际,多国农业部长、驻华使节、国际机构高级代表、专家学者纷纷来到青田。会议规模大、层级高、影响大。农业文化遗产,能为当下带来什么启示?大会前夕,记者深入浙江的三个遗产地走访。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和谐与平衡
从传统智慧中寻找破题路径
田鱼戏水,白鹭低飞。盛夏,在青田方山乡石前村,“稻鱼共生系统”遗产地的核心保护区,梯田青葱、层层叠叠。当季水稻已进入拔节孕穗期,当地农民戴着遮阳的斗笠,在稻丛里弯腰忙碌着。
“不会踩着水里的鱼儿吗?”记者好奇发问。
“不会哩,它们灵活得很!”村民热情回应。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坡之上,印着不同花式的斗笠星星点点;山坡之下,一座占地面积4057平方米的“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在大会期间崭新开放。向下俯瞰,主体建筑宛如一条扭动身躯的瓯江彩鲤,定格于山水林田之中。
灵动如游鱼。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如此,它们不是博物馆里蒙着尘土的文物古迹,而是留在山野间会“呼吸”的生命体。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认为,活态的、综合性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先人智慧沿用千年,至今仍福泽一方,是当地居民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它融合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特征,兼具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
寻找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的一场自我审视与回归。当过度用药用肥、生物品种单一等问题逐一浮现,人们开始上溯古代文明,从传统农耕中破题求解。浙江各地,都闪耀着先民们的智慧——
早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浙中金衢盆地,上山先民便定居村落,栽水稻、吃大米,开启了世界稻作农业发展历程。
2500多年前的浙北,南太湖洼地,湖州先民巧妙结合当地“植桑、养蚕、蓄鱼”三大农业生产,深挖鱼塘,塘泥堆放四周为塘基,逐步发展出“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复合生态农业系统,做到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几乎“零污染”;
1500多年前的浙中北,会稽山脉,绍兴先民种榧造林,挑选野生榧树中的优质个体,通过人工嫁接技术,培育出集食用、药用、油用、材用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优良经济树种“香榧”,并在林下间作杂粮、蔬菜、茶叶、牧草等,既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降温增湿、调节气候;
1300多年前的浙东南,青田先民依山开垦梯田,田面种稻、水体养鱼,反复试养和驯化淡水鱼类,培育出地方特有品种——软鳞味美的稻田田鱼“瓯江彩鲤”,一田两用、稻鱼双收,在耕地匮乏的山区撑起“饭稻羹鱼”的田园梦;
800多年前的南宋,河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湖州人叶金扬发明附壳珍珠养殖法,规模化生产淡水珍珠从此成为现实;山高林深的浙西南,庆元人吴煜发明“剁花法”这一香菇栽培技术,开创森林菌类人工栽培利用之先河。这些种养技术在当地人的实践中不断演进,延续至今……
“一方水土孕养一方智慧,这些农耕模式自古而来,时光见证了它们卓越的生命力。”闵庆文说,农业文化遗产结构精细,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在长期协同进化后,达到的和谐与平衡,它们虽源自过去,但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却直通未来。
绍兴榧农攀上蜈蚣梯采摘香榧。
重生与激活
在保护和传承中让农民受益
“摇摇船,摆摆船,阿乌朵朵船,朵个阿乌吃饭饭,早呢六只碗,夜头八只碗。”乘上摇橹小舟,穿行在湖州南浔和孚镇荻港村的古河道中,荻港渔庄董事长徐敏利唱着一曲当地渔家民歌,领记者进入鱼塘纵横、绿桑成荫的千余亩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
两岸,“鱼桑丰园”“渔灯映月”等石刻汉字倒映水中,船从23座水乡古桥中依次穿过,临河坐落的户户鱼桑人家,许多都开起了农家乐、餐馆、民宿。
“老大,接一下嘞!”沿途各码头,村民们用竹竿吊着篮子,热情送来鱼汤饭、生汉肉饼子、鲜桑葚汁、爆鱼、鱼圆等特色小吃。徐敏利一一取下分给记者品尝。“您现在体验的,正是我们围绕遗产地独特的鱼桑文化最新开发的一条水上生态文化旅游路线。”她介绍说,“让游客们一路尝一路看,真切感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色香味’。”
这位被村民亲切称呼为“老大”的农企领头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荻港渔农后代。早在本世纪初,徐敏利便敏锐感知到“桑基鱼塘”在乡村文旅开发上的巨大潜力。她通过悉心修整村里荒废的湿地、桑林、鱼塘、民房,让荻港村渐渐拥有了一座集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等项目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产村融合中,全村人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了这张“金名片”,荻港人的干劲更足了,不少在外打拼的村民回到家乡,投身鱼桑事业。徐敏利被授予“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成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突出贡献个人”。
扎根于农民的日常生活,这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一大共性。专家认为,农遗的保护与传承,不应“闲人免进”,也不能“修旧如旧”,需要更多人来认识它、实践它、发展它。而农民,无疑是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主体。
一位与会专家回忆自己17年前第一次来到青田实地调研时,讲起“稻鱼共生”,当地农民们都觉得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普通种养方法。而现在,在小舟山乡、方山乡等诸多乡镇,即便随机询问,几乎每位老百姓嘴里都能骄傲蹦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青田筹备专班负责人陈海民告诉记者,5年前,青田成立稻鱼产业农合联,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组建青田县侨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建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为农民所种的稻鱼米提供“统一规划基地、统一种养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营销”的“五统一”产销支撑。
的确,只有真正在保护和传承中受益,才能激发遗产地农民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发地参与实践。这其中,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也需要当地政府推动,将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富民增收。
如今,青田稻鱼米的身价也从原先的每斤两三元跃升至10元以上,为农户实现亩均增收上千元。目前,青田稻鱼共生种养规模已扩展至5.54万亩,其中“五统一”示范基地7080亩,去年总产值2.65亿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遗的内在生命力也足了。